仅三成NMN含量不掺假!新加坡国立大学Maier教授:打造长寿新生态,离不开这三件事

“衰老是一种可医的疾病,你无需坐以待毙。”

——新加坡国立大学健康长寿中心联合主任Andrea Maier教授


Andrea Maier教授除负责新加坡长寿中心之外,还身兼多职,她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健康老龄化和阿尔兹海默症研究教授、墨尔本大学医学和老年护理教授,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多个国际学术和卫生委员会成员。


640 (3).jpg


尽管职务繁忙,Maier教授依旧热情满怀,致力于科普衰老研究,时常受邀参加广播、电视宣传健康老龄化的科学知识,因为她坚信我们需要了解自己并采取行动,朝着延长健康寿命努力。


在第十届衰老研究和药物发现会议(ARDD)上,就被Andrea Maier教授的知性优雅、温柔干练的气质所吸引。当然,Maier教授之所以令人着迷,不仅在于她富有亲和力的氛围感,更在于她在抗衰老研究上的成就和卓越贡献。


从2009年在荷兰注册成为老年病学专家医师,再到2022年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健康长寿中心,数十年间,Maier教授深耕衰老领域,重点探究年龄相关的疾病机制,共发表400余篇衰老相关论文,学术影响力H指数高达63。


1.jpg

图注:Andrea Maier教授


2023年12月9日~10日,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长寿论坛上,Andrea Maier教授亲临现场并分享了健康长寿的干预方法。


为带大家提前了解教授的衰老研究背景,本文对Maier教授在ARDD会议两场演讲中发言进行了编译。精准测衰如何实现?NMN、AKG、雷帕霉素,哪些补剂值得信赖?新加坡长寿诊所进展如何?为您逐一解答。

640.jpg

衰老时,身体原本的美丽往往被忽视。为了维持这种美丽,需要进行大量诊断,进而量身定制干预措施,以促进健康,展示我们的身体之美。


640.png

图注:演讲开始前,Maier教授分别展示了两张图片,一张展现人体之美,一张告诉人们“活着不只是追求生存”


就诊断而言,我们需要有统一的定义和术语,比如“衰老标志物有哪些?年龄时钟是什么?”。准确来说,衰老标志物是一个生命体的定量参数,要么独立地、要么组合起来预测我们的生理年龄,且在理想情况下会随着干预措施发生变化。


不久前,我们发表了一篇基于英国生物数据库的论文,纳入超14万名参与者,以建立每位普通医师都能使用的以生物标志物为基础的时钟。已开发的时钟包括全身时钟和器官特异性时钟。


全身时钟会考量所有的健康参数,用于确认哪些人在6年后会首次出现慢性疾病,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或糖尿病等,该时钟在患病率上更具有预测性。而器官特异性时钟,如心脏、肺部、肌肉、代谢时钟,在预测特定器官疾病方面会更为准确。


如此通过建立精准测衰的“标尺”,我们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,对抗衰老。


640 (1).png

图注:全身和器官时钟

640 (1).jpg

补剂和药物或许是最常见的干预手段之一。面对衰老,新加坡抗衰学界一直进行着多种补剂的相关研究,包括人们最关心的NMN、α-酮戊二酸(AKG)、雷帕霉素。NMN临床试验初见成效,而一项特别的AKG试验和长期雷帕霉素评估试验也在逐步进展中。


| NMN


我们去年在《老年科学》上发表的试验,为80名50岁的健康个体提供了不同剂量的NMN。结果显示,600毫克优于300毫克,效果最令人满意,参与者的6分钟步行测试和生活质量都得到提升;不过,与之相比,服用900毫克没有提高或产生更好的效果。


此外,我们还进行了一项可能“得罪人”的研究,对比了10种NMN品牌,评估每种产品检测出的百分比是否符合标签注明的含量。最后发现,有两个品牌竟未检测到NMN,而仅有三个品牌在含量上能算是“货真价实”。因此,在服用任何产品前,要做好选择。


640 (2).png

图注:蓝色表示良好,红色表示不佳


| α-酮戊二酸


α-酮戊二酸(AKG)具有多效性,很可能真正改变和重塑表观遗传,这对长寿诊所来说也是很好的补剂选择。如果某人的表观遗传年龄较高,采用AKG就可能对调节生理时钟产生积极影响。


我们还在进行一项独特的研究,不仅纳入了年龄在40~60岁的健康个体,还会通过4个甲基化时钟测量他们的生理年龄,选择生理年龄超过时序年龄的参与者加入实验。这可能是第一项利用年龄时钟筛选研究对象的实验,不妨期待这次的“试水”。


| 雷帕霉素


对于挖掘出抗衰用途的这类药物,通常我们会进行系统的综述研究。目前,在人体中检测雷帕霉素或雷帕霉素类似物作为抗衰药物的试验仅有19项,数据还比较有限,尤其是有关免疫系统、神经系统和心脏方面的积极作用。


我们准备进行更长期的雷帕霉素双盲随机对照研究,计划评估40~60岁的健康成年人每天服用6毫克的效果。


640 (3).png

640 (2).jpg

在新加坡,为了实现健康衰老,我们创建了一个长寿生态系统,其中很重要的一环是Brian Kennedy教授开展的临床前研究,以及我们在临床上的探索。


包括新加坡在内,2023年有三个号称全球“首家”的长寿中心开业,某种意义上这是良性竞争。新加坡的长寿医疗诊所开设在公立亚历山大医院。


每个人都在衰老,因此所有人都需要照料,有必要将长寿诊所这样的次级医疗中心引入公共卫生领域。


我们的目标是,将衰老诊断和干预措施落实到位,切实靶向并延缓生物衰老过程。我们有跨学科团队,个性化的干预手段和出色的领导团队,以及各种各样的设备。我们会通过多学科会议分析参与者的数据,开展为期12个月的干预,6个月后重新评估,以及一年后进行终末评估。最初规模将从400个人开始,努力扩大到一年覆盖3000人,在达成这个目标后,会考虑开设下一家长寿诊所。当然,我们会考虑其中的成本效益,但更重要的是能将科学落到实处!

CopyRight © 2002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

导航
Close